威權統治時期阿里山鄒族聚落遷徙與 山地行政機關建置調查計畫
發布日期:2020/07/09
一、計畫緣起與目標
1945年中華民國接收臺灣後,臺南縣政府將日治時期原為養牛牧場的新美一帶土地撥入嘉義縣阿里山鄉,並由第一屆阿里山鄉(時稱吳鳳鄉)鄉長高一生積極鼓勵族人遷往定居成立「新美集體農場」,嗣後範圍和「新美村」、「茶山村」現址重複。
就新美農場之設置及相關行政組織運作,由於目前留存之國家檔案可獲悉內容稀缺,故本團隊希望藉本計畫,以鄒族人為主體,進行當初族人遷居歷史記憶啟動相關調查,以確認此處範圍之戰前及戰後的族群遷徙過程;並以族人自身經歷觀點,還原新美農場設置及村落行政化之歷史過程。具體目標為:
1.透過部落團隊口述訪談調查,並了解該時期新美村、茶山村的及相關行政組織籌設沿革、人員及運作功能(村辦公處、鄉公所、供銷會、農會籌備會、衛生所、山地行政指導員),以還原當時行政體制在部落實際運作的狀況。
2.戰後阿里山地區家族遷居至新美農場(現新美村、茶山村一帶範圍)之遷徙及地權狀態之過程與演變。
3.透過部落團隊調查並分析,以確定行政單位組成及其領導者,關係到判斷其聚落生成和領導模式是否因國家體制不同而轉變。
4.透過本調查計畫,建構新美農場歷史事件之資料庫,進而成為原住民族歷史正義文本,以還給鄒族人應有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