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轉會中正紀念堂轉型系列座談 「轉型下一步!公共地景與藝術紋理」新聞稿
促轉會中正紀念堂轉型系列座談
「轉型下一步!公共地景與藝術紋理」新聞稿
中正紀念堂轉型 促轉會:將首都中心還給人民
促轉會九月公布中正紀念堂轉型方案構想,預計以「反省威權歷史公園」為園區主軸,並建議基於轉型正義價值,重新定位園區在首都中心的意義與機能,將公共空間還給民眾。
促轉會今(27)日下午在集思北科大會議中心,舉行中正紀念堂轉型系列座談「轉型下一步!公共地景與藝術紋理」座談會。葉虹靈代理主委主持座談,建築師林洲民、指揮家簡文彬、臺藝大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教授殷寶寧等人出席與談。
葉虹靈指出,中正紀念堂做為全國最大規模也最指標性的威權象徵,促轉會在諮詢專家學者、受難者團體等後,提出移除銅像、改造堂體、重構軸線等建議。但另一方面,中正紀念堂作為首都中心25公頃大的關鍵基地,仍用作紀念特定領袖,應當將公共空間還給人民,所以也是首都市政甚至全國性的空間課題。
林洲民認為,有別於曾為軍營的衛武營,已然轉型為高雄市民易於親近的藝文公共地景;中正紀念堂恐怕還沒有這樣的形象。過往文化部曾提出首都文化雙軸線計畫,中正紀念堂位居軸線交會處,有機會成為重要節點。中正紀念堂園區若以公園為構想,結合人文、藝術、行政等公共機能,成為更加開放的公共空間並補上軸線拼圖一角,或可讓首都進入新的格局。
林洲民分析,目前園區在都市計畫上被指定為「中正紀念堂用地」,雖然缺乏具體的土地使用規範,但若比照公園綠地,仍有機會開闢大量的綠地與可建築空間,容納更多公共建築設計。他2007年就曾為兩廳院提出大森林區「臨時劇場」的構想,整個園區還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林洲民期待,地方選舉在即,未來一年一個月內,能聽到有意競選臺北市長的候選人們,對中正紀念堂園區轉型的政策立場。
簡文彬指出,在曾經歷納粹統治的德國或前蘇聯國家,社會反覆思辯華格納、蕭士塔高維奇甚至貝多芬等作曲家或其作品的政治意涵,音樂亦是轉型正義的課題。而隨著演出者與指揮家在樂曲演繹上益加自主而帶有個人色彩,音樂演繹上發展出「加法」的改良策略,相較於單純的否定或減法,加法的思維,或許更可啟發我們對中正紀念堂的轉型策略。
簡文彬分享衛武營的發展過程,在經歷「南方綠色革命」的草根倡議後,先從營區轉為開放親民的都會公園,再規劃為藝文中心。無圍牆的園區、謙卑平坦的主建築、室內的廳院空間、戶外的榕樹廣場等設計,打破「藝術/生活」甚至「演出者/聽眾」的空間界線,進一步有公共鋼琴、武營歐普拉等親民的活動。簡期許,這樣「減一點」但「加更多」的轉型方向,讓空間有更多的使用可能性並向市民開放,可成為推動中正紀念堂空間解嚴的參考方向。
殷寶寧認為,中正紀念堂轉型的首要之務,應當檢討其文化資產身分。聯合國近年推動「歷史性都市景觀」的概念,意即城市歷史空間的保存與都市有機發展的可能性,兩者不能偏廢。但中正紀念堂園區在經歷多年來的轉型爭議後,兼有國定古蹟與市定文化景觀身分,而使既有空間使用難以轉型。檢討文資身分後,才有機會討論移除圍牆等議題,擴大轉型可能性。國際上也不乏相關審慎評估權衡後,解除文化資產身分的案例。
殷寶寧指出,中正紀念堂除了曾有野百合運動,也有1600隻紙熊貓、KAWS巨型公仔等大型裝置藝術,雲門戶外公演、蘇打綠演唱會、齊柏林首映等大型藝文使用。從巴黎的杜樂麗宮與羅浮宮等案例來看,園區作為臺北市最大也最代表性的開放空間之一,社會應當有更多想像。法制上若配套將紀念館管理處轉型為公園管理性質的組織,園區也會有更大發展空間。
臺北市議員苗博雅致詞時期許,中正紀念堂轉型作為重要課題,卻因政治敏感性而難以被充分討論、有效推動;但現場積極參與的年輕族群顯示,轉型仍有可能。他認為,轉型方向應破除對特定個人的崇拜緬懷,但有多種的可能性,這也應當成為首都市長選舉的課題。
臺北市議員吳沛憶到場致詞表示,中正紀念堂起建時以公園為競圖方向,最後卻被打造為紀念特定個人,也並不舒適的園區。他認為,中正紀念堂的轉型不應只是政治議題,更是市政議題。不論園區的定位、市民使用的便利性乃至空間設計的美感,都應有更有高度的政策視野。
最後,促轉會葉虹靈主委說明,這是系列講座的第三場,接下來還將舉辦使用者工作坊,進一步收集民眾的空間使用經驗與改善願景,未來也將透過展覽等公開活動,與社會共同討論與想像中正紀念堂園區的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