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會針對昨(22)日文化部長鄭麗君出席資深藝人春節餐會,因中正紀念堂轉型議題,遭到民眾暴力對待一事,提出以下看法
20190123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新聞稿
針對昨(22)日文化部長鄭麗君出席資深藝人春節餐會,因中正紀念堂轉型議題,遭到民眾暴力對待一事,促轉會提出以下看法:
一、捍衛基本的人權價值:民主社會的奠立基礎,是對人權的尊重,包括身體人權,沒有任何理由,能夠合理化對於人身基本權利的侵犯。促轉會嚴正反對這次事件中的暴力行為。
二、中正紀念堂「轉型」是民主化的必要路徑:世界各國在進行轉型正義工程時,都必須針對威權象徵進行各種處置與轉化,這是民主化的必要之路。因此,中正紀念堂的「轉型」,並非針對特定歷史人物的「去蔣化」,而是台灣社會的邁向真正民主憲政秩序的必經過程。社會必須共同想像,是否同意用這麼大規模的公共資源,去紀念造成許多人民家破人亡的獨裁統治者?
三、尊重差異歷史記憶,追求多元共生:在威權統治時期,國家不僅對不同思想者施加暴力,進行不當審判,更製造了許多冤錯假案,大量剝奪人民的自由、財產與生命。在解嚴三十年後的今日,對於擁有不同歷史記憶的台灣人民,我們需要傾聽與溝通,而不是輕易訴諸暴力。本會認為轉型後的中正紀念堂,必須收納各方聲音,成為一個既「多音交響」,又能銘刻台灣從威權到民主的珍貴記憶的公共化、開放性空間。然而,目前的中正紀念堂,雖然已經成為民眾遊憩的開放空間,但另一方面,相對於當年威權體制的統治者仍然以神聖化之姿高踞聳立,受害者的聲音卻仍然被排除在外,本會呼籲台灣社會對歷史創痛者能夠抱持更高的同理心,讓不同思想者的行動經驗、創痛記憶,也能銘刻在此。本會期待中正紀念堂轉型後,能夠成為台灣社會多元歷史記憶的容器,展現差異共存、多元共生的台灣價值。
四、記憶是療癒與和解之路:本會認為,遺忘不可能達成和解,歷史創痛必須被牢記。台灣社會要追求未來的團結鞏固,必須還原歷史真相,並且透過記憶,相互見證、理解、撫慰,尋求和解的可能。轉型正義的工作目標之一,正是在消弭仇恨,透過理解跟尊重,讓不同族群與不同政治立場的人們,一起建構「多音交響」的「過去」,從而反思,威權統治曾經讓台灣人民付出甚麼代價?有多少人因為一紙非法判決而被剝奪生存權利?那個暴力控制無孔不入的時代,是否值得動用國家資源進行膜拜?
五、掌摑事件背後的威權遺緒:本會認為,對於掌摑事件的討論,不應侷限在鄭女士的個人層次,這個事件證明威權遺緒仍然根深蒂固,這才是台灣社會應該嚴肅面對的課題。鄭女士以鄭麗君部長「推動廢除中正紀念堂」、「不知感恩」而動手打人,體現出某些民眾熟悉與認同的價值觀甚至生活秩序受到衝擊,而感到不安。同時也顯示黨國意識形態的父權思維根植她的心中,這是那個時代的悲哀。本會可以理解「鄭女士們」在過往的社會主流氛圍與文化體制中成長,以致批評支持轉型正義的人數典忘祖,卻沒能看到更多因獨裁者而受到傷害的同胞,正因這樣的理解,本會才要再次呼籲,請社會大眾正視鄭部長被掌摑事件背後的威權遺緒,以及轉型正義工作的迫切性與重要性。
六、本會將持續敞開溝通與對話的大門:無論是文化部或促轉會,在進行中正紀念堂轉型的思考與規劃之際,從來都不匱乏溝通意識,文化部已針對中正紀念堂轉型議題,在全國各地舉辦12場審議式民主願景工作坊,都有充分參與、表達意見的機會。而促轉會因為肩負處理威權象徵的法定職責,也特別就中正紀念堂轉型議題,舉辦過6次相關的專家會議,並從去年12月開始,規劃一系列社會對話論壇,目前已舉辦過兩場,將持續於今年上半年在中正紀念堂舉辦4場系列座談活動。此外,本會也正在規劃全年度的分區座談會,以民眾生活中所接觸到的各種威權象徵為主題,到臺灣的北、中、南、東各區與當地民眾互動討論,所有場次活動都歡迎關心臺灣社會的民眾到場,以各種觀點理性對話。
事實上,促轉會自成立以來,一直謹守溝通與對話的信念,本會更認為,包括中正紀念堂在內的威權象徵,都不應簡化為「拆」與「不拆」的二元對立答案。本會曾就此召開多場專家諮詢會議,多數的學者專家均提醒,無論是威權歷史或傷痛記憶,如若輕易抹除,就可能讓這段歷史從國民的共同記憶中消失,這並非轉型正義最好的路徑,反而應該透過論述與教育的方式,讓民眾更了解臺灣的歷史,避免將特定人物神格化,盲目崇拜,那將無法達成讓共同生活在這塊土地上、卻有不同經驗背景的民眾,彼此和解、共融共生的目標。
本會將會秉持這樣的信念,持續堅定地推動轉型正義工作,透過各種形式的社會對話,強調轉型正義所彰顯的民主與人權價值,希望社會上不同出身背景、政治立場的人,都能正視彼此過往的傷痛,共同迎向更民主、更開放,多元價值並存的台灣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