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會辦理《我們在這裡發生故事:台灣民主深化進行式》系列講座
發布日期:2018/12/05
「中正紀念堂」,無疑是一個充滿故事的地方。
作為全台目前最大的威權象徵空間,長久以來,國人對其歷史脈絡的演變所知非常有限。事實上,從清領、日治到戰後,這裡是每一個統治政權佈建軍營的所在地,直至1975年蔣中正過世後,行政院決定在此建造「中正紀念堂」,台灣公民運動的故事也逐步在這裡發生。
儘管從牌樓、迴廊、階梯到堂體等建築設計,這個空間充滿「天子」象徵的語彙,但倘佯此間,將這裡當作休憩園地的市民、出入此處的國內外觀光客,恐鮮少知曉「中正紀念堂」由內到外,佈滿威權密碼,迄今解嚴已超過三十年以上,自詡民主國家的台灣,每年依舊編列龐大預算,被限定必須透過這座建築持續紀念這位威權統治者。
(參《中正紀念堂管理處辦法》: )
雖然台灣民主路途崎嶇坎坷,一路跌跌撞撞,但每個世代總有不服從威權的自主公民,以實踐著自由人的精神來回應時代的召喚。當前仆後繼的公民們以肉身集結在這個威權空間,以愛的意志努力掙脫各種箝制人心的枷鎖,渴盼打造出理想的人性家園,那一步又一步,艱難地劃開重重藩籬所寫下的,便是一頁又一頁深化台灣民主的歷史進行式。
這一年,在這個已近歲暮的周末夜晚,我們策劃了幾個或深或淺地曾與「中正紀念堂」產生連結的公民運動主題,邀請到資深的學運份子暨政治思想學者吳叡人先生、仍在第一線上努力不輟的媒體人李雪莉女士、發起藝文界「我是人,我反核」及「反核四,五六運動」的柯一正導演、迄今仍每年持續 中的「共生音樂節」發起人藍士博先生,與我們在九合一選舉過後的台灣社會裡,回顧在「中正紀念堂」發生的公民運動故事,重新看見台灣一路走來的斑斑足跡,也讓我們思考台灣民主如何繼續深化的課題。
報名連結